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,农历的7月7日。妇女们在庭院里向织女乞求织巧,故称之为乞巧节,源于对自然的崇拜,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,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。2006年5月20日,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也就是现在的中国情人节。
七夕节主要习俗
习俗一:穿针乞巧。
七夕之夜,女子拿着五彩线和连排的九孔针、七孔针或者五孔针,趁着月光对月穿针引线,将线全部快速穿过者称为得巧。
习俗二:喜蛛印巧。
七夕的时候,以小盒子盛放蜘蛛,次日早晨观看蜘蛛结网疏密,以为得巧多寡。
习俗三:拜星魁。
民间相传7月7日是魁星的生日,古时候想取功名的人就特别崇拜魁星,所以一定要在七夕这一天去祭拜魁星。
习俗四:拜织女。
七夕之夜,女子们摆放一桌子,桌子上放置茶酒水果,围坐在桌子旁,心里默念自己的心事,向织女星许愿。
习俗五:为牛庆生。
七夕这一天儿童们会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,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织女和牛郎隔开,老牛为了牛郎能跨越天河,见到织女,让牛郎刨下它的皮,然后驾着他的皮,去见织女。
习俗六:吃巧果。
这是七夕的应节食品,主要材料是糖面油蜜。
七夕节被赋予为中国的情人节,七夕这个传统的节日,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,在当今社会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,也散发出美丽动人的浪漫气息;这天会有很多情侣送鲜花来表达爱意,但是你能想象,捧出一束花椒表达爱意的场景吗?不要吃惊,真有其事!
东门之枌,宛丘之栩。
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
穀旦于差,南方之原。
不绩其麻,市也婆娑。
穀旦于逝,越以鬷迈。
视尔如荍,贻我握椒。
---《诗经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
由于花椒多子,香味绵长,比喻多子多孙、情侣之间感情悠远绵长。在《诗经》中记载周朝的时候,人们将花椒当作定情之物。姑娘在绿树茵茵中翩翩起舞,小伙子被姑娘的舞姿吸引,手捧一束花椒来到心爱的姑娘面前,表示小伙子向姑娘示爱。
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定比玫瑰花还要浪漫。鹊桥相依间,佳期又一年,四川千久发愿您能在七夕这天遇见有缘人。